社区中心
Advertisement
Wikijf

上篇文章中簡單地說明了各wikia站的語言設定,以及該設定會造成的影響。這一篇要介紹的是「內容」的中文轉換的問題。(抱歉拖了這麼久才生出第二篇,除了事情很多之外,主要是之前有些問題沒完全搞清楚)

這裡的「內容」是指在wikia所有可以由一般用戶編輯的頁面內容(包括標題),亦即除了「外觀」(介面)以外的部分。

講到內容的中文轉換,首先上次的文章中提到,中文轉換只存在於預設語言是「zh」的站中,如果你的維基的語言設置是另外八種或其他語言(如英文、日文、德文…),那麼就不存在內容轉換的功能,你在內容中輸入什麼字體的中文,顯示的就是那種中文,也就是說這篇文章就和你的維基無關,不過目前大多數的中文Wikia站語言代碼都是zh,因而適用。

一、轉換的途徑:用戶在Wikia要進行內容中文轉換,可以有兩個途徑一透過左上是轉換標籤,一是透過用戶設定。其中後者只適用於登入的使用者,先就這兩種途徑本身介紹:

(一)、首先介紹左上角的轉換標籤,目前新成立的zh站中,預設在左上顯示的轉換標籤有二:即「繁體」(zh-hant)和「简体」(zh-hans),但雖然只有顯示兩個標籤,實際上另外六種(zh-tw、zh-hk、zh-cn、zh=sg、zh-mo、zh-my)轉換機制仍然是存在的,只是未顯示而已。

一個站的管理員可以設定要顯示這八種標籤(加上不轉換的zh標籤,其實是九種)中的那幾種。管理員可以編輯「 MediaWiki:Variantname-語言代碼」這個介面頁來決定是否要顯示,以及顯示的名稱。例如,如果想在預設的兩個標籤之外加上zh-hk的標籤,顯示為「香港繁體」,就可以創建「MediaWiki:Variantname-zh-hk」這個頁面,頁面內容為「香港繁體」,之後如果想要再將之隱藏,可以將該頁刪除,或將該頁變為空白頁或是內容為「disable」,例如因為繁體(zh-hant)是預設,所以要讓這個標籤隱藏的話就要新增「MediaWiki:Variantname-zh-hant」這一頁,內容為「disable」,就可以將之隱藏。

那麼,點擊轉換標籤會產生什麼作用呢,例如,有一個用戶在社區中心「zh.community.wikia.com」上一個叫作「Wikia」的頁面中,點擊了「繁體」的時候,他看到的頁面就會轉到網址為「zh.community.wikia.com/wiki/Wikia?variant=zh-hant」的這個頁面,這個頁面代表的是「Wikia」這個頁面內的「繁體」(zh-hant)的版本(以此類推,一共會有九種中文版本,包括原址是不轉換的)。有些時候,一個搜尋引擎的結果,會直接把用戶帶入特定轉換版本的頁面(例如在台灣的google搜尋到wikia的頁面的時候,常常就會進入zh-tw版本的網址)但不論是透過點擊標籤,或是直接進入特定版本的效果都僅止於當下的頁面,如果你透過內容連結連到其他的頁面時,又會回到不轉換版本的頁面,這時你如果還想要再進入特定版本,就還得再按一次,比較不方便。

2、如果是一個登入用戶,他除了可以點擊標籤來進入特定版本的網址之外,也能透過個人設定來作修改。如果在語言代碼是zh的維基站中(如果是其他中文或是其他語言的站就不會顯示),在「用戶設定」中有「字體轉換」這個欄位。其中可以有九種選項,如果你選擇了zh(不轉換)以外的任何一種,你進到任何一個頁面時,雖然位置是在原網址,但實際上都會顯示為該轉換版本的樣子,這樣就不像未登入用戶,需要每開一個新頁都要點標籤才能作中文轉換。

不過登入用戶設定為特定轉換版本之後,在每個頁面中還是可以點擊標籤來轉到想看到的轉換版本。

另外在用戶設定中,還有「停止字詞轉換」以及「停用鏈接文字轉換」的功能,可視個人需要設定。

二、各種版本的作用和差異:

那麼進入不同的中文轉換版本又有什麼差異呢?

(一)、首先是字體的變化,不轉換的版本(原網址、zh),代表使用者會看原來該頁面上編寫者使用的字體。但在另外八種版本中,zh-hant、zh-tw、zh-hk、zh-mo 的版本會將原本內容(包括文章標題)的簡體字變為繁體字,而zh-hans、zh-cn、zh-sg、zh-mo會將原本的繁體字轉變為簡體字。 (二)、字詞的轉換:這個是最複雜的部分,原本在MediaWiki中會有這麼多種中文版本,就是起源於維基百科為了要因應各地中文的不同用語和翻譯名稱,所以會有一些字詞的轉換。例如中國大陸習慣使用软件 但台灣則習慣用軟體,因此假如一個頁面上有出現「软件」 這個詞的時候,使用zh-tw版本時,就不僅會將字體轉成繁體,還會把詞代換為「軟體」

但到底有那些詞會轉,那些詞不會轉呢?這又分為四個層次:

(1)最高的層級,是在MediaWiki中,已經預設了很多會轉換的字詞,可在這裡看到,例如上述的软件{軟體}-就是這類的預設轉換,因為列表很長,這裡大致上介紹,在這層級的預設轉換中,主要只有zh-tw、zh-hk、zh-cn(亦即台灣、香港、中國大陸)三個地區的用詞有作轉換。所以在沒作後面介紹的其他設定的情形下。zh-hant、zh-hans、zh-mo、zh-sg、zh-my等選項都只會轉換字體不會轉換用詞。(表中的一些設定主要是避免轉字體時發生的bug) (2)第二層級是以一個站(一個wiki)為單位的用詞轉換,這部分是可以由各wiki的管理員自己設定的。管理員可以編寫位於 MediaWiki:Conversiontable/語言代碼 的語言轉換表,來設定各種中文版本要轉換的詞語。例如,我希望在我建的wiki中,將所有的北朝鲜都在zh-tw底下轉為北韓,那我就要在MediaWiki:Conversiontable/zh-tw 中寫上

北朝鲜=>北韓;

這樣就能讓該wiki所有出現的北朝鲜在zh-tw的版本中顯示為北韓,關於該表的

詳細的格式可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中的轉換表

一些常見的用語轉換(但MediaWiki預設沒有的)有不少會在中文維基百科的轉換表中,所以如果想要使用,可以先以維基百科的轉換表作基礎(包括整個貼過來),但實際上還是要看各站的實際需求設定。

(3)第三個層級是在一類或一篇文章內的轉換,在維基百科有很多這類的模板如 noteTA」、[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Template:CGroup :CGroup 可以設定某些用詞的轉換,只用於一個頁面或數個同類頁面,但它們的設定較為複雜,而且維基百科會有這樣的需求主要是因為它主題廣,所以各領域的主題所需要的轉換可能不同,但在Wikia而言,因為每一個wiki的主題比較集中,所以這方面的需求可能不大,建議管理員可直接使用全wiki的轉換表會比較好用。

(4)個別字詞的手工轉換設定,用一些語法來對特定字詞的變更作設定。這類語法相當多,完整可參見這裡,比較常見的是不轉換的語法如下: 不想轉換的詞 ,把不想轉換的詞放在中間,這樣該詞就不會作字體和詞語的轉換。其他的語法在上述Wikia的的環境下,用到的機會可能較少,一些會用到的轉換詞其實大都可以透過全wiki的轉換表來處理。


以上的介紹也許太複雜,但整體而言,以在Wikia一般的狀況來說,如果一個wiki想要啟用地區詞轉換機制(在wikia可能比較常見的是 作品的各地中文譯名的差異),管理員可以讓需要的幾個地區標籤顯示,並且建立相關的幾個地區的轉換表,這樣就能大致上達到讓不同地區的人,看到不同譯名的效果。

如果沒有這種各地用語轉換的需求的話,那麼簡單地如預設地只顯示「簡體」「繁體」(轉換字體不轉換字詞)或是選用「中國大陸簡體」(zh-cn)「香港繁體」(zh-hk)「台灣正體」(zh-tw)三種(這樣可用到MediaWiki的一些預設字詞轉換)也不用特別去編輯轉換表(或者把維基百科的表copy過也可以),也就是很好用的選擇了。

本篇介紹完了內容字體轉換的部分,下一篇文章將會介紹外觀(介面)的中文字體問題。


注意事項:目前在預設使可視編輯器模式的情形下,如果預設文字轉換使用各種轉換選項時,都會讓自己在編輯的時候強制連同源代碼的字體也轉換,也就是在編輯的時候可能會將整篇的字體都轉變,因此要特別注意,如果在沒有約定俗成要用特定字體的wiki上可能問題不大,但在一些wiki中改換原本整篇字體可能被認為是不禮貌甚至破壞,因此在設定和作編輯時需要注意。

Advertisement